随着日本茶道的普及,配茶用的和菓子也受到世界广泛的关注和喜爱。甘甜的味道、清澈的颜色和空灵的姿态,使盛在小皿上的甜点闪烁着介乎现实和幻梦之间的光茫。除了美感,菓子还提示了季节之间的转换。不同月份和节气须配合吃用不同的菓子,茶道仪式才算是完整地体现。赞颂无常、不完整、不完美的侘寂美学,其实是由极其精准地控制事物的细节,才能够营造出来的质朴美感。
菓子木型,也是这种「精准美」的贴切演绎。菓子木型是制作和菓子的过程中,塑形时必须利用到的木模。根据传统,木型需以过百年树龄的山樱木为原料,以「阴刻」的方式人手雕出花、鱼等图案。山樱木的质地坚硬,只有高明的技术才能雕刻出纤细、具动感的图案。现今,只剩下几位专门制作菓子木型的职人。所谓「阴刻」,就是刻画出的纹路左右、凹凸也与实物相反。职人尝试表现出花瓣的弧度时,就要确实感觉到花瓣的形态、所占用的空间,才能下刀雕刻出「实物的负象」。作家谷崎润一郎在《阴翳礼赞》中,曾说:「美不存在于物体之中,而存在于物与物产生的阴翳的波纹和明暗之中。」菓子木型在国际艺术界备受欣赏,也许就源于那朵只有在光的映照下,才看得见的阴影之花。
生活在四季分明的环境,日本人敏锐地感觉到季节的变化,日常生活也会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更迭转换重心。对日本人来说,人类这种生物,并不是独自存在于这个世界的。就如和菓子的命名,常以自然为题材:冬季,会食用名为「淡雪」的菓子;初夏的六月,会食用「青梅」和「水鸟」。春天的和菓子提示着樱花的盛开;秋日的甜点亦令人想起刚转红的枫叶。当日常生活依随自然规律,人就会感受到与自然共生的和谐,世间万物都彼此紧密连结着。除了季节,日本人对于制作出物品的职人和工具也带有极高的崇敬。具有卓越手艺的职人,会被表彰为「重要无形文化财保持者」。同时,亦有不少博物馆专门收藏传统的器物。在金泽,便存在着以菓子木型为主题的「金泽菓子木型美术馆」。日本的生活哲学,大概可以此总结:透过物质,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。藉此,我们能够接受生命的不完美,学习追求一种简朴的生活。毕竟,生于这个世界,我们都与万物一期一会。
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
我们会使用cookies。请表示你是否接受我们使用cookies。了解更多